2008年10月25日星期六

小勇士

能自己拔牙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过程是痛苦的,但是结果会受益无穷!希望我们的小勇士能持之以恒。

2008年10月21日星期二

有些时候态度确实很重要

习得,就得靠积累。

 
 

Sent to you by iAmFisher via Google Reader:

 
 

via Pure Pleasure - Reborn by 李笑来 on 15/10/08

我并不相信"态度决定一切",但有些时候,态度确实非常重要——比如学习外语的时候。多年的观察使我的出一个结论:很多的时候,人们学不好外语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态度,包括对母语的态度,对外语的态度。

显而易见,母语和外语是不一样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们没什么不同——都是语言,都是作为人类注定可以习得并使用的工具。准确地讲,很多人学不好外语,就是因为只看到了"母语与外语之间的不同",而忽视了"母语与外语之间的共同之处",进而产生了错误的态度,而错误的态度导致错误的做法,错误的做法常常导致错误的结果(有时胡搞瞎搞也可能成功),进而错误的结果更可能会进一步强化错误的态度。

很多人以为自己是"自然而然"地习得了母语,其实根本不是。从不识字到识字,到识足够多的字与词并能够对其熟练使用大约要耗费十年时间(小学、初中、高中),而其中还有大部分的学习过程是"被迫"完成的。英文中的"Compulsory Education"就是我们说的"义务教育",其中的"Compulsory"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强制性的"——不强制不行啊,因为人天生是愚昧的,必须教化;否则他们就很可能会像托马斯索威尔说的那样运用天赋摧毁整个文明。就算是动用国家机器进行强制教育,最终还是有更多的人只能使用母语进行日常必需之沟通而已;他们读文章不一定读得懂,讲话不一定讲清楚,写文章不一定写明白,就算是听听弄不好也只能听到他们自己想听的以及能够听懂的。(看看京城里那些"上访"的人们就知道了,他们的窘境与他们的表达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他们受教育程度太差不够并不是自找的。)——可见即便是母语,也不是那么容易习得。与学习任何一种技巧一样,母语习得若想精通到一定的地步,当然不能全凭"自然";相反,一定要"使劲浑身解数"才行。

大多数人在认为自己是"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母语的同时,认为学习外语是"并非自然的"。也许对他们来讲,如果"自然而然"意味着"轻松愉快"的话,"并非自然"就意味着说"困难重重"。正是因为这样的态度,直接导致很多人在学习外语上实际上只付出了一点点努力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觉得自己已经付出了惊人的代价。这,仅态度上就不对。

小时候学习汉字,那么难写,那么难学,都学会了,怎么做到的?一个汉字要密密麻麻写上好几页,美其名曰"练字"。学一个新字,老师要让学生"造词";学一个新词,老师要让学生"造句"。即便识字到一定的程度(学完常用三千汉字),也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要天天背着现代汉语大词典上学(其实,最初识字的时候书包里装的是"新华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与词马上就查一查。当然了,大抵上没有谁一辈子都走到哪里都带着词典字典(只不过今天连手机里都可以安装电子辞典,所以倒也有可能)——因为无论是谁,学了那么久总会到达这么一个阶段:就算遇到一些生字生词,不查也罢。在语文课上读文章,从来都是精读;不仅要自己精读,还要有老师讲解,并且其中精彩的段落还可能需要死记硬背(当然,"死记硬背"的另外一个说法是"博闻强识")……除此之外,课外还要看大量的小说,有些人还要写日记或者其它的什么文字。

可是看看人们怎么学外语就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学不好了。他们希望看一遍就可以记住一个单词,从来只看不写甚至不读;学一个新词从来不去造句;读文章遇到生词能不查就不查,哪怕多查两个就开始气馁,然后"合理"地质疑到:"这么做是不是很浪费时间"?从来没有背过大段的英文——他们说"背单词"都背不过来;没有老师讲解就坚决不看文章;对于从来不肯"精读"的他们,所谓的"泛读"并非为了扩大阅读量,而只不过是因为懒得查词典或者干脆是因为"太多地方看不懂";课外的阅读就更不用提了,说辞只有一个,"太难了"。至于"写"?大多数人从来没写过100词以上的篇幅。

大多数人没学好外语只不过是因为"苦"功不够。如果说学外语应至少该像学习母语一样付出十分努力的话,很多人实际上却把三分或者四分当作了学习外语的努力之上限。某种意义上,这是因为他们已经遗忘了当初学习母语所付出的辛苦而造成的。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十分努力",但实际上却"只付出了应该付出的三四成努力"而已——当然效果不佳。他们往往无法意识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其实不够",但可以清楚地看到结果——效果不佳;于是必然斥诸于一些"貌似有效"但实际上不仅无益甚至有害的"技巧"。比如:

  • 背单词书(学习母语的时候,谁单独背过单词书?)
  • 词根词缀记忆法(谁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那么频繁地使用偏旁部首背汉字?)
  • 不择手段背单词(如果你在教老外中文,是不是会觉得让他"不择手段"有点不厚道?)
  • 写作文要用"高级"词汇(用中文写文章的时候,若非必要,你是不是会觉得太过做作而不好意思用一些生僻字词?)

其实,浪费时间的最可怕方法并非"无所事事",而是专心去做错误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去做错误的事情,但是往往好像注定了一样去做错事。为什么呢?据说人生处处是选择。而在选择过程中,我们究竟应该选择"正确的"的,还是选择"容易的"?答案好像显而易见——当然应该选择"正确的"。然而事实上,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选择"容易的"。自己查字典精读文章是正确的,但是不容易;不用自己动手查词典而直接背人家整理好的词汇表是容易的,但却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这么做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失去了锻炼阅读理解能力的机会"。

然而,最要命的还在后面:背词汇列表其实只不过是"看起来容易而已",事实上却是最困难的——因为我们人类的大脑就是难以记忆那种项目之间并无明显联系的列表的。那么辛苦背下来的怎么就那么容易忘?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没有生词的句子却看起来还是一头雾水(因为实际上背错了释义,比如preoccupation通常被词汇书里解释成"神入,全神贯注";但实际上,在考试中出现的意思却是词典中的另外一个:"偏见"。)——不知读者你没有过这种尴尬?相反,"通过阅读、查词典习得新词汇"尽管乍看起来很是麻烦,但实际上最终是最容易的——因为习得的每一个单词都必然不可能遗忘,并且能够真正使用。其它的歪门邪道比如"谐音单词记忆法"就更扯淡了,有没有想过哪些东西其实根本就是"哑巴英语"的病原体之一呢?——最终只能导致说出来的东西根本就没有人听懂。

急于求成、好高骛远,这些都是古人早已总结过的学习主要障碍,然而,大多数人总觉得这些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他们缺乏自我内省机制。我经常讲给学生听的话里面最重要的可能是这一句:"一切都靠积累"。不要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努力了,努力从来都没有上限。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不就是学个外语么?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2008年10月19日星期日

为革命保护视力!~~~

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间越长,患上近视的机会越低。

2008年10月18日星期六

Fwd: 麒麟轻松解决第三颗牙齿

在上次掉第二颗牙时就已经摇摇欲坠的左下门牙吃饭时掉了。

2008年10月5日星期日

麒麟艰难“扯”掉第二颗乳牙...

回顾:这是第一颗牙齿掉落(I'm kylin - 麒麟: 麒麟今天掉了第一颗牙齿...

这第二颗乳牙的扯掉,颇是费了点时间。

日期:大概是十一国庆长假开始那天晚上拔的。

那天,好不容易说服麒麟让他张口,我逐个检查了当前的牙齿。除了去年底掉第一颗牙齿的上面的牙齿摇动最厉害,左侧门牙和犬牙,上下共有好几个都已经开始松动。摇动最厉害这个的门牙,齿根一大半已断离牙床。

咱一起鼓励麒麟,说自己拔掉这颗牙齿,那就是很勇敢的小孩。他也怕被人拔,于是心有侥幸地开始自己拔。那个力道微微的,倒像呵护小动物似的。左右摇、上下摇、转圈摇,差不多半个小时了,还是没下来。也是,太温柔了捏。

最后妈妈找来了双股线,说是拔牙专用,呵呵。好不容易,软硬兼施,说服他张口,我把线绕道牙冠上,顺着系下去,系在就快彻底断下来的压根上。

就剩这最后一扯了。麒麟却喊疼,嗯,只有略微替他加了点劲,牙齿就掉了下来。牙龈根部软软的,略微出了些血。

喊了两声,漱了下口,原计划准备执行的“拔牙礼”-- 立正、上门牙扔到楼下、下门牙扔到楼顶 -- 因为时间太晚没有进行。

回头问麒麟,疼不疼呀?答有一点点疼。我问他,你稍微多用点劲就下来了,为何自己不敢用劲呢。避而不答。彼此又嘟囔几句,说下次(要)敢啊。呵呵。

注:kylin麒麟的博客对所有供稿作者开启了新帖邮件通知。

Update1:拔牙照片和视频,稍后发出。

2008年10月3日星期五

一份充足的家庭教育基金,需要每年存多少?

九年制义务教育,加上三年的高中教育,这开销不算太大。
一份涵盖三口之家的家庭教育基金,其募集和使用计划应该是什么样的?

近来,我很想安排时间、金钱和精力,接受一次正规的再教育。
再加上小孩的优才教育,应该提早筹款吧。

或许,制作这类计划是我个人的强项吧。试试看?Let me try?

与21世纪同龄的小一代,以优才身份出国接受本科及更高教育,这是作为家长的理想。
需要多少经费开支呢?
其实不如只考虑其前两三年的本科教育,奖学金和打工对他的成长有好处。
10年的光景,似乎很快就过去,而计划未来却很困难。想想,又有些不下去了。

家、国、天下,谁尽知?其实也无需尽知。

我读 我读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