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1日星期二

知识:ABO血型是怎么遗传的?

要点:如果父母中有一人为A型血、另一人为B型血,则他们所生子女中可通用四种血型都能产生。

最佳答案
医学上根据人体红细胞所含的凝集原的不同将人的血液分成A\B\O\AB四种基本血型.如在红细胞中含有A凝集原就为A型血,含有B凝集原即是B型血.含有A、B两种凝集原的为AB型血,如红细胞中既不含有A凝集原也不含有B凝集原,则为O型血。 

血型是先天遗传的。如果父母都是O型血,他们所生子女必定也都是O型血。如果父母中有一人为A型血、另一人为B型血,则他们所生子女中可通用四种血型都能产生。据遗传学研究,A与B两个遗传基因是显性的,O基因为隐性。父母与其子女的血型遗传关系可以用以下图表表示。 

父母血型配合 子女可能的血型 

O×O O 

A×A O,A 

O×A O,A 

B×B O,B 

O×B O,B 

A×B O,A,B,AB 

O×AB A,B 

A×AB A,B,AB 

B×AB A,B,AB 

AB×AB A,B,AB 

2009年7月7日星期二

北京雨燕正在告别北京

类归于: 环境生物

北京雨燕正在告别北京



张撞鹿 发表于 2009-07-04 21:09

2456592517_806edafc4d(已发表,略有改动。)
1

没有人记录下,北京雨燕是从什么时候起定居北京的。它们实在太寻常了。

专家推测,它们或许已在这里居住了上千年。每年3月,这种小鸟都会从非洲或东南亚跋涉而来,钻进楼宇、庙塔屋檐下的缝隙,生儿育女。除了北京,只有中国北方少数几个城市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直到1955年,一个傍晚,初中生高武路过东直门城楼,还能看见几百只北京雨燕飞在空中,黑压压的,像团云彩。但如今,它们正在离去,这让许多人牵肠挂肚。从官方机构到民间组织,人们纷纷传递着这个消息。

2002年,由官方资助的调查者在65个观测点,数到了3182只北京雨燕。2007年,另一群志愿者在北京四环路以内,统计到的数量已不到2000只。

北京雨燕是北京人最不陌生的候鸟之一。它们住在皇城,很少踏足郊区;它们只栖身在高大的古老城楼里,对低矮的民宅不屑一顾。1870年,英国人温斯侯在北京第一次采到其标本,并命名为"北京雨燕"。但在北京百姓的嘴里,这些"势利"的鸟却有另一个名字——楼燕。

科学家早已替它们洗去冤屈。北京雨燕,属雨燕目雨燕科,因为爪的4趾都向前伸,它们无法在平地站立,一旦落地,不借助外力很难起飞。因此,这些可怜的家伙,只能从半空中跃下,经过滑翔,才能飞起来。

北京雨燕的近亲们,多半住在峭壁的洞穴里。而这座古老皇城的高大建筑,则为它们提供了岩穴之外的最佳住所。从正阳门到报国寺,再到大大小小的箭楼,人们早已习惯在老北京每一座楼台外,看到这些小东西舒展双翅,遮住天空。

因为数量太多,前门附近的许多老人都还记得,小时候常在前门城楼里捡到掉出窝的幼鸟。而在后海边,许多老人至今能一眼分出雨燕和普通家燕的区别。甚至,有人照着它们的样子做成风筝。

这群候鸟,见证过一代又一代王朝兴衰交替:宫殿烧了,城门拆了,又建起来,统治者走马灯一样变换,城市的名字也改了几回,北京雨燕却没离开过。但等它要离开的时候,却格外匆忙。

2
只用了50多年时间,北京雨燕的身影就从北京大多数地区消失殆尽。

50年来,北京城发生了几千年来最大的变化。城楼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高耸的现代建筑。野地和树荫,逐渐被宽阔的水泥马路和规划过的绿地取代。

1965年6月底的一天,北京学者郑光美沿着故宫外围的筒子河,骑自行车慢行,他边骑边数,一路发现了近400只北京雨燕。到2000年7月初,已经是首都师范大学退休教授的高武,沿着同一条路走过,这一天,他见到了80只。

在北京大多数地区,高武已经无法见到北京雨燕的踪影。他目睹了这个种群在北京的盛衰,也目睹了背后所投射的,整座城市的变迁。

自1417年开始建成的城门门楼,一直是雨燕在北京最主要的栖息地。从1950年开始,随着旧城改造和地铁修建,这些栖息地开始消失。

历史记载,1952年,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被拆除,1954年,地安门被拆,遭受同样命运的,1956年是朝阳门,1965年是崇文门和阜成门、东直门,到1969年,是西直门。

但历史没有记载,这些拆除背后的北京雨燕之殇。"与此同时,庙宇、古塔也因各种原因被拆除",高武说,"北京雨燕栖息地迅速减少,成为其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这在高武的印象里,是北京雨燕群体数量发生的最大一次削减。从此,雨燕漫天飞舞的景象成为许多人的记忆。

上世纪80年代,古建筑的命运发生了变化。高武发现,许多高大的古建筑得到了细心的修复。为了保护,文物单位采纳专家意见,在古建筑的屋檐下拦起了防雀网。理由是,防止麻雀等鸟类的粪便污染古建筑。

这成为对北京雨燕的又一次重大打击。除了少数雨燕能够钻过防雀网以外,这些残留的栖息地,也已经对它们挂起了"逐客"的牌子。

尽管找不到详细的数据,但高武相信,经过这两次打击,北京雨燕的数量已经锐减到现在的水平,并且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此后,他身处的这座城市,飞速建起了林立的高楼大厦,但那些用玻璃和钢筋水泥搭起的现代建筑,没有给北京雨燕留下任何居住空间。

这些可怜的鸟,搜索着残留的居所。在鼓楼、前门这些残留的城门门楼下,在没有被防雀网封闭的几座高塔和楼宇下,它们继续繁衍生息。

人们还发现,另一些北京雨燕"与时俱进"了。几年前,有人在天宁寺桥、建国门桥这些立交桥的桥洞缝隙里,见到了北京雨燕。再往前10年,几座6层高的现代
楼房檐下,也出现了雨燕的身影,它们钻进破损的水泥洞里栖息。

经过几十年挣扎,这些昔日皇家楼宇里的"堂前燕"终于接受现实,飞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里。

3
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几个关于鸟的意象。一个是矗立在城市北方的"鸟巢"体育场,一个是5个吉祥物中以京燕风筝为原型的福娃"妮妮"。

不过,此后相继传出的消息,让这两个意象颇为尴尬。北京观鸟组织的志愿者在"鸟巢"附近进行的鸟类观测发现,这一区域鸟的数量,比环境相同的区域少。"鸟巢"周围的建筑和宽阔的水泥广场,并不适宜鸟类生存。北京有世界上最大的"鸟巢",但鸟却正失去落脚之处。

此后不久,另一则新闻提到,被作为"妮妮"原型的北京燕,数量已经极少,需要人们保护。

事实上,早在1999年,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北京雨燕作为世界上飞翔最快的鸟类之一,被选为吉祥物。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北京正在失去这种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鸟。

随后,专家呼吁、政协提案纷纷出现,人们甚至规划并建设了一座"雨燕塔",希望留住北京雨燕,却并未见到明显效果,雨燕塔至今见不到北京雨燕的踪影。
北京观鸟会会长付建平介绍,根据这一组织的观测,发生在北京雨燕身上的命运,同样发生在家燕、金腰燕这些更加寻常的燕子身上。

与北京雨燕不同,家燕和金腰燕多半生活在普通民居里。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登堂入室,将巢筑在普通人家的堂屋房梁上。

北京后海附近的一位白发老妇,仍能描画老北京一幅日常图景:春夏之交,居民们大开房门,捅破窗户纸,燕子们于是自由进出,在梁上欢叫。老人们相信,这些"飞过海才能来到这里"的小生灵象征着吉祥。

现代生活方式统治了这座都市,多数家门不再洞开,多数房梁上也不再欢迎鸟雀筑巢。这几乎断了家燕和金腰燕的活路,到上世纪70年代末,高武发现,家燕和金腰燕在北京"几乎消失了",只有极个别地方还能见到。

到1990年代中期,改变了生活习性的燕子才重新多起来。它们接受了在屋外筑巢的命运,费力地寻找着每一个灯泡、铁架或者废弃的牌匾。而燕子们"双栖玳瑁梁"的往日浪漫,在这座匆忙前进的城市里,已经不见踪影。

4
通过个人记忆,高武几乎可以构建起一部有些模糊的北京鸟类消亡史。尽管近几年,主管部门在网站和各种公开场合表示"北京鸟类的数量正在增长",但这位鸟类专家固执地认为,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北京的鸟类数量急剧减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不同鸟类数量减少背后,有不同的原因。比如,城楼和古建筑的拆毁和保护,是以高楼为家的北京雨燕消亡的主要原因。而家燕和金腰燕的减少,则是伴随着旧城民宅的改造和新住宅的兴建而发生的。

"栖息地被破坏,是鸟类数量减少的最重要原因。"这位老人发现,北京鸟类数量的缩减过程,与整座城市的拆迁、改造过程,"基本上重合"。

上世纪50年代,北京雨燕遍布天空的时候,初中生高武站在城楼上,可以看到四处一片绿色。当时,"北京城就是一个大林子",没有宽阔的水泥广场和柏油路,没有高大的现代建筑。那时候,城市四周都是农田,每个院子里都种着海棠、玉兰和花花草草。

随着城楼被推倒,城市逐渐扩张到很远的地方。高武逐渐发现,城市里几乎找不到未经人工规划的绿地,城市周围也罕有农田和湿地。燕子们几乎找不到可以用来筑巢的泥。

在仅剩的绿地上,绿化部门统一规划,定期打药,割草。结果,鸟雀们作为食物的虫子、草籽迅速减少,这与栖息地减少一起,成为鸟类离开的原因。

"鸟类是环境的指示性动物",高武觉得,"鸟能不能留下,说明这个环境是否适宜人居住。"他曾经在颐和园的后山进行过调查。起初,那里有20多种鸟。但管理部门为了绿化和美观,将灌木清除,种上一年四季常绿的"冷性草",他再去调查时,鸟的种类减少了一半。

这位老专家觉得,野生动物保护,"需要和园林、水务、旅游、环卫乃至规划、建筑设计等部门打交道",但其中的沟通很不够。

这种沟通的缺乏经常导致悲剧发生。两年前,北京天坛祈年殿进行大修,但选的日期,正是燕子繁殖的季节,但事实上,这完全可以避开。

鸟类学家痛心疾首的事情,在古建筑保护者看来,也许不痛不痒。高武曾就安装防雀网的问题,跟某一个公园的管理处进行协商。对方听说他们要保护北京雨燕,觉得很诧异,"那是害鸟",为什么要保护?

而当鸟类学家建议在新建筑楼房为北京雨燕等留设栖息地时,一些建筑设计师听了觉得很为难:设计成本要增加,谁来出钱呢?

人的纷争,并不能挽留北京雨燕。50多年前,高武在清晨和黄昏的老北京,看见成百上千的雨燕盘旋在半空中,他感受到的是一座城市古老而悠扬的韵味。

如今,走在这座新生的现代都市,走过前门、鼓楼等地,他偶尔还能看见北京雨燕在空中飞,但数量比以前少了很多。很难说,这是不是北京雨燕留给北京的最后背影。

图片来源:apus apus / common swift / gierzwaluw by janGlas

注:图片并非北京的雨燕

2009年7月3日星期五

南桥:《布鲁克林有棵树》

走过寒冬,我闻到阳光的味道

《布鲁克林有棵树》一书已经出版,感谢大家的关注。这是以前发在《文汇报》上的一篇评论:

美 国经济现在仍处在衰退状态,山姆大叔开始束紧裤腰带过日子。由于这些原因,一些描述艰难时代的旧时经典,又重新热门起来,例如斯坦贝克的作品《愤怒的葡 萄》。次贷危机中不少美国人面临自己的房屋被银行没收风险,看到《愤怒的葡萄》中主人公丢失房屋的场景,想必百感交集。如今,很多美国人开始收集折扣券省 钱。感恩节后的大减价,甚至造成一些商场的踩踏伤亡事件。美国电台、电视台开始播出如何用一块钱活一天之类的节目。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繁荣,萧条说来就 来。这种时候,大家一边寻找出路,一边寻找意义,寻找独自和解的方法来。

也可能因为这一原因,描写艰难时代的成长小说《布鲁克林一棵树》 在出版50多年后,于2008年被美国公共广播电台推荐,也被纽约公共图书馆推选为20世纪最佳作品之一。作为一部成长小说(coming-of-age novels),它还曾当选为亚马逊网站评出的最佳儿童图书之一。在好图书网站(Goodreads.com),这部1943年初次出版的小说仍不断受人 关注。截至本文写作时(2009年6月2日)为止,有23882人给予评分,评分高达4.23,评论多达3402条。此书还被收入多个书单,如“最佳读物 ”(Best Books Ever),20世纪最佳图书(Best Books of the 20th Century)等。译林出版社已经推出此书中文版,现在在各大书店有售。也希望此书能像在美国一样,给读者以启发,帮助大家在困顿之中寻找尊严,出路和 意义。




此书过去出的一些版本

此 书1943年初版便大受欢迎,长驻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连好莱坞和百老汇也搭起“顺风车”。1945年,著名导演卡赞(Elia Kazan)将小说改编为电影,电影随后获奥斯卡奖。小说还被改编为音乐剧,上演267场。如今,在我所在的美国小城,小说的海报和《小推销员之死》、 《瓦尔登湖》等书一起,挂在附近巴恩斯-诺贝尔(Barnes Nobel)书店的墙上。昨日带孩子去书店看,又发现此书被列为图书馆的暑期推荐读物之一。无疑,它已经成为一部现代经典。

 



Barnes & Noble墙上两处放了此书海报,此为其一

海报之二

推荐暑期读物之一

这 部小说影响了很多作家。《大海的深处》作者杰奎琳・米查德(Jacquelyn Mitchard)就曾生动描述了她与此书多年的感情:“几年前,在我生日那天,挚友兼代理人简・盖佛曼给我寄来了一个小盒子,打开盒子之后,我顿时热泪 盈眶。里面装着我最喜欢的书《布鲁克林的一棵树》的第一版,而且还有作者贝蒂・史密斯(Betty Smith)写给自己代理人的题字,书里还夹着作者的亲笔信,信件保存完好,丝毫不见60年来风雨洗刷的痕迹。目睹此情此景,连围坐在餐桌旁的孩子们都不 禁眼眶湿润了。他们知道我心中对这本书、对该书作者和书中的女主人公怀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关于城市
贝 蒂・史密斯(1896-1972)生于布鲁克林,是德国移民后裔,童年家境贫寒。她没有上完高中,但是后来和小说主人公弗兰西斯・诺兰一样,在大学修课, 后终身从事写作。她虽然写过其它作品,也有其它作品被改编为电影,但是她的名字,始终和《布鲁克林一棵树》联系在一起。

小说中的布鲁克林 位于纽约,这里分片居住着来自各国的移民:犹太人和爱尔兰人,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这个社区生活五彩斑斓:犹太老头当街卖老咸菜;德国人和爱尔兰人圣诞夜在 各自对歌较劲;意大利乐手和歌女在街头卖唱……作品对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生活给出了百科全书似的介绍。有些介绍,我们今日看来仍会会心一笑。比如德美交战期 间,德国酸菜不准叫“德国酸菜”了,变成了“自由菜”。不久前,美法两国因为伊拉克问题上的观点分歧,也曾有人建议将薯条(英文 French fries)改称“freedom fries”。

小说把二十世纪初的布鲁克林,写成了一部风土人情长卷,将一个原本普通的地域,再造为 一个人文景观。贝蒂・史密斯笔下的布鲁克林,就如同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布尔,乔伊斯笔下的都柏林,波德莱尔笔下的巴黎。因此,文学批评家艾尔弗瑞德・卡增 (Alfred Kazin)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布鲁克林一棵树》是布鲁克林的完美写照。”卡增写道:“布鲁克林是一个所在,是纽约城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区,这里有 全世界最大的天主教教区之一。可是布鲁克林本身,‘布鲁克林’这字眼,却又在纷杂的美国体验中凸显出来,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它集朴素、简陋、庸常和可爱 于一身。在无数人心目当中,‘布鲁克林’这个词本身,和难忘的早期家庭体验联系在一起,渐渐成为一种化身,象征人生早年的贫困,象征着邻里生活,象征着青 春本身。同样,它也象征着渴望、追求,象征着对外面精彩世界的梦想。”读罢此书,我很难想象我还能对周遭事物熟视无睹地走过布鲁克林,或是我们居住的其它 城市。确实,一本好书会触及一个人的灵魂,深刻地改变我们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

关于尊严
小说 的主人公是个小女孩弗兰西,她还有个弟弟叫尼雷。姐弟俩生活在20世纪初布鲁克林的一个赤贫人家。妈妈是清洁工,靠给人打扫卫生,换取免费住房。爸爸约翰 尼是一个打散工的歌唱侍者(singing waiter)好酒,好幻想,能歌善舞,迷倒姑娘一大片,唯独缺乏挣钱养家的本领。两个孩子于是也就常常挨饿。他一辈子穷愁却也总不潦倒,总是把快乐播撒 给所有人。小说中的凯蒂,在丈夫过世,家里几乎上顿不接下顿之时,酒吧老板故意“还钱”给她,她坚辞不受,不受嗟来之食。这个清洁女工人穷志不短,她的作 为,一定会让蝇营狗苟的势利者汗颜。

没有人希望自己贫困,但贫困未必一无是处。它可以磨砺性格。这部小说中有个地方十分耐人寻味。苦水中 泡大的弗兰西和尼雷一起谈到不用吃苦的小妹妹,反而表示出同情来,说可怜的劳瑞没有了那苦,也没有了那苦中的甜了。相信从困境中走过,后来又超脱了困境的 很多读者对此都有同感。人可以受困,受穷,却可以不失骨气和乐趣。

《布鲁克林一棵树》中说的树是臭椿树。这臭椿树有个美丽的英文名字,叫 tree of heaven,亦即天堂树。这是一棵少有的连水泥地上都能长起来的顽强的树。小女孩弗兰西星期六的时候,会去图书馆,想把图书馆里所有的书从A到Z,每一 本都看过。星期天下午,她会拿着借来的书,在布鲁克林,坐到太平梯口,藏在浓浓树荫里,在这里看着书,做着白日梦。这样的闲暇,让她超越了星期一到星期五 的困顿。穷人是怎么快乐起来的?他们的快乐是那么少,所以当他们拥有的时候,就千百倍地去享受,以至于你给他们一棵臭椿,他们能看到天堂。

艰 难时代给人的另外一个馈赠,是让人产生悲悯情怀。小说中提到:人们对待自己贫困的背景通常有两个办法:“一个通过自身艰苦奋斗走出了社会底层的人,通常有 两个选择。脱离当初环境后,他可以忘本。他也可以在超出这个环境之后,永不忘记自己的出身,对残酷拼搏中不幸拉下来的人充满同情,充满理解。”未必所有人 都有这种同情和理解,小说中写道了好多“站在玻璃房里扔石头”的人,明明自己也是穷苦出身,却以践踏同类为乐。小说中写到一个布鲁克林的护士,本来自己家 出身也很贫寒,却附和着势利眼的医生,骂穷人的小孩。

而弗兰西后来处境改善后,却不忘回到糖果店,默默做个好事,给某个幸运的穷孩子一次摸中大奖的机会。人可以有同样的经历,但未必有同样的心态。人与人的差别,大抵就在这里。

关于成长
贝 蒂・史密斯的小说有点“大女子主义”。小说中的男女对比鲜明。弗兰西的妈妈坚强似铁,爸爸柔情似水。她的几个姨妈也是一样,姨妈贤惠能干,姨夫则软弱低 能。弗兰西妈妈凯蒂在生活重担之下越来越坚强。而弗兰西的爸爸却更有女性那种好交际、软心肠等特征。这位父亲为了让女儿上她想上的学校,不惜造假,冒充他 人地址。弗兰西和爸爸更亲,和妈妈疏远。但是最了解女儿的,却正是这个母亲。在生产第三个孩子,几乎要死掉的时候,她吐露了心声,说是儿子本来不喜欢读 书,如果停他的学,他永远都不会再回去。“而你不一样,你会拼,会斗,你还会回去的,就如同太平梯那里的那棵臭椿树。”这再一次彰显了这个家族女子的坚 强。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吸收父母的精神传承。弗兰西的坚强像妈妈。这坚强让她超越前人:外祖母连字都不 识,母亲上完小学,弗兰西则要去上大学。她的坚强,让她超越困难,实现家族的美国梦。如女作家佩吉・奥伦斯坦(Peggy Orenstein)在评论此书时候说的那样:“生活并不公平,可是总能应付过去。”

弗兰西的想象力来自她爸爸。她的想象力让她超脱了生 存的艰难。老师也表扬她的想象力,人类正是由于想象力,才活得不那么困顿。小女孩弗兰西的想象,有时让她不切实际,可是也使她摆脱了现状对自己思想的捆 绑。她的外祖母没有文化,连字都不识,却建议凯蒂给自己的孩子读圣经,读莎士比亚,讲述民间故事和各样童话,好让孩子处在困境当中,也不至沉沦。弗兰西姐 弟在物质上几乎一无所有,却意外地拥有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可是成长,也是“天真之歌”无可逆转地向着“经验之歌”转换。小女孩弗兰西在楼梯间遇到色狼,差点受袭。稍大后,她在感情上又受人欺骗。世界的玫瑰色彩在一点点消退,少女弗兰西带着童年练就的坚强,迈入未知的未来。

小 说中记载了成长当中的一个个小故事,作者写得不厌其烦。很显然,她这是一部纪念年轻时光的纪念碑式作品,这是贝蒂・史密斯自己的故事,一个一定在她心头酝 酿已久,乃至于不吐不快的成长故事。作者似乎是想给自己的青春一个交代,要把成长一寸寸铺开在我们面前。因此,小说到了后来,显得有些拖沓,不如童年部分 那样精彩。即便这样,它仍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小说,一部老式的小说,看过一些当代过于“炫技”的作品之后,这小说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让人怀旧。这是一部让人不 忍释卷的小说,一本看了会哭也会笑的小说,希望各位读者和我一样喜欢。

我读 我读读读